靜電除塵器是在1824年得德國的一位數(shù)學教師霍爾菲德爾首先提出的,具體是指電資源能夠使空氣內(nèi)的粉塵進行沉淀。于1906年在科特雷爾的研究下,經(jīng)過將近30年的時光,在美國的伯克利加州大學實驗成功,并且也成功的研究出了商業(yè)化的處理工藝,成為較早使用的一臺應用在工業(yè)上的除塵設備。我國在1936年才初次使用靜電除塵器,于1954年進行自行研發(fā)、生產(chǎn)、銷售,廣泛的用用于有色冶煉、建材、電力、采礦、水泥等行業(yè)的使用。
靜電除塵器是利用高壓電廠產(chǎn)生的電壓,能夠在接觸到粉塵氣體時能夠發(fā)生電離,使氣流中的粉塵受到靜電的作用后,進行沉降,該設備除塵器的電源是由控制箱、升壓變壓器和整流器進行組成,電源輸出的電壓高低對于除塵效率同樣具有非常大的影響,電壓應該保持在40-75kv乃至100kv以上。
靜電除塵器具備的優(yōu)點所在:
1.初期使用靜電除塵器時,除塵效率能夠達到99%以上;
2.能夠捕集細小的粉塵顆粒,粒徑在1µm以下的粉塵;
3.一次性購買成本較便宜,使用年限也在5年以上;
4.處理煙氣量大,可以用于高溫煙氣的凈化,甚至能夠在500℃以上;
5.對于高壓和高濕的粉塵顆粒也具有相對較大的凈化效率;
6.阻力較低,在一天內(nèi)能夠連續(xù)的進行除塵的工作;
靜電除塵器具備的缺點:
1.設備的體積較為龐大,在制作的過程中耗鋼量較多;
2.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,需進行高壓變電和整流設備;
3.設備平均每分鐘運行電壓在70-100kv之間,投資較高;
4.制造、安裝和管理的技術(shù)水平要求較高;
5.除塵效率會受到粉塵比電阻的影響更大;
6.設備性能不具備離線檢修的功能,一但出現(xiàn)問題就只能停爐檢修;